一、選型要點
測量介質與材質兼容性
介質類型:需明確被測介質為液體、氣體還是蒸汽,并確認其是否含腐蝕性成分。
材質選擇:
彈簧管:銅合金適用于無腐蝕性介質;不銹鋼適用于弱堿性或腐蝕性介質。
接頭與外殼:碳鋼成本低,適用于干燥、無腐蝕環境;不銹鋼防銹耐蝕,適用于潮濕或腐蝕性場景。
特殊需求:若介質黏度高、易結晶或腐蝕性強,需選擇隔膜式電阻遠傳壓力表,通過膜片隔離器保護傳感器。
測量范圍與精度
量程選擇:
靜負荷:測量上限值的1/3~3/4。
波動負荷:測量上限值的1/3~2/3。
避免量程過小導致過載損壞,或過大導致精度下降。
精度等級:通常為1.6級,精密場景可選更高精度型號。
環境適應性
溫度范圍:-40℃~60℃。
濕度與振動:相對濕度≤85%,振動或介質脈動需選耐震型。
防護等級:根據工況選擇IP65或更高防護等級。
信號輸出與連接
輸出信號:電阻值變化,需與顯示儀表配套使用。
接線方式:采用三線制連接,減少導線電阻對測量的影響;出廠時標注外接電阻值,需按實際導線電阻調整。
附加功能
就地指示:表盤直徑越大,讀數越清晰,適用于遠距離觀察。
抗干擾能力:長距離傳輸時建議使用屏蔽電纜并單端接地,減少電磁干擾。
二、使用注意事項
安裝與調試
垂直安裝:確保儀表垂直放置,避免傾斜導致讀數誤差。
避免過載:被測壓力不得超過量程的150%,防止彈性元件變形。
初始校準:安裝后需進行零點與滿度校準,確保測量準確性。
維護與保養
定期清潔:
防止灰塵進入表內,避免可動觸點氧化或接觸不良。
用酒精擦洗滑線電阻與觸點,保持信號傳輸穩定。
檢查觸點磨損:每半年檢查一次觸點狀態,磨損嚴重需更換。
沖洗測量腔體:介質易結晶時,定期沖洗防止堵塞。
故障排查
信號跳動:
檢查滑動觸點是否氧化,用砂紙打磨觸點表面。
測試線路絕緣電阻,排除短路或斷路。
線性度偏差:
校準零點/滿度調節螺絲,調整輸出電阻范圍。
檢查彈性元件是否塑性變形,必要時更換。
遠處誤差大:
控制線路總阻值,減少電壓降。
使用屏蔽電纜并單端接地,提高抗干擾能力。
安全操作
禁止帶壓拆卸:拆卸前需泄壓,防止介質噴出傷人。
避免機械沖擊:防止儀表外殼或內部元件損壞,影響測量精度。
替換與校驗:若某部分損壞或需改變測壓范圍,需重新校驗并劃刻度,不可隨意更換配件。